網頁

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

藥食同源-24-「疼某好幫手」之牛蒡

牛蒡在日本是一種相當普遍的食材,因為吃了之後,可以令男人強壯有力,故俗稱「疼某菜」,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,甚至可跟人蔘相比美,因此又有「大力蔘」之稱,日本人普遍相信食用牛蒡是日本人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
牛蒡除作食材亦可入藥,有利尿、解熱、消腫與解毒之功效。《本草綱目》中就有記載,牛蒡主治「傷寒、寒熱汗出、逐水,久服輕身耐老」。牛蒡有這麼多的好處及很高的營養價值,難怪日本人視它為深藏不露的天然養生食品。


牛蒡為菊科兩年生的草本植物,其葉、花、根、實皆可入藥,為藥食兩用食物,有「蔬菜之王」之稱,學名為「Arctium lappa L.」,英文名稱為「Great burdock」,中文別名:吳某、吳帽、夜叉頭、牛菜、鼠粘、蒡翁菜、便牽牛、蝙蝠刺、惡實、大力子、牛旁、便南牛。

根據現代藥理研究,牛蒡富含蛋白質、脂質、纖維、鈣、磷、鐵、鉀、維他命B及維他命C等養分,尤其富含菊糖並且具有獨特的風味,深受日本及台灣人所喜愛。所含的大量膳食纖維,可刺激大腸蠕動,消除脹氣,改善便秘,因此牛蒡具有預防宿便和排毒的功效,有助於直腸癌的預防。

此外,牛蒡含有大量菊糖,可以促進精氨酸的合成與分泌,因此牛蒡具有增強體力、強筋健骨的功效,很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。牛蒡的生物活性,具有抗氧化、抗突變活性、保肝活性、消炎抑菌活性,還具備了降膽固醇、降血糖、保護胃粘膜、促進大腸蠕動與軟便功效。

中醫認為,牛蒡的花與葉,性味甘、涼,入肺、胃經,有疏散風熱,清利咽候之功效,因此適用於感冒咽喉疼痛,咽喉不利等症狀。牛蒡的種子又名大力子、鼠粘子,為牛蒡的成熟果實,性味辛、苦、寒,入肺、胃經,有疏散風熱,清利咽候,解毒透疹,止痛消腫之功。


而牛蒡根性味苦、寒,入脾、肺經,有疏風散熱,解毒消腫之功,適用於風熱感冒,咳嗽,咽喉腫痛,大便秘結,頭目眩暈,耳鳴耳聾,癰疽瘡疥等。《名醫別錄》中指出「根、莖療傷寒寒熱,汗出中風、面腫,消渴,熱中,逐水」。《唐本草》言其「主牙齒疼痛,勞瘧,腳緩弱,風毒,癰疽,咳嗽傷肺」。

台灣並無原生種牛蒡,而台灣人食用牛蒡的風氣主要是受到日本影響,經由引進種植,在屏東縣的歸來及台南市佳里、將軍地區以人工種植成功後,被列為當地名產之一(例如:牛蒡香鬆、牛蒡脆餅…)。

台灣人習慣將牛蒡的根部切成塊狀與排骨共同燉煮成「牛蒡排骨湯」,或是將新鮮牛蒡切絲後以油下去炒,或是將牛蒡切片曬乾後泡茶,或切絲作為涼拌菜餚,相當可口,一般民眾相信經常食用牛蒡料理,具有減肥和養生等功效。

筆者在這裡提出一個牛蒡料理,供各位讀者參考:

◎養生涼拌牛蒡絲:

  • 材料:新鮮牛蒡2支、白芝麻少許、糯米醋、砂糖適量。
  • 做法:
    1.將新鮮牛蒡洗淨後,以菜刀刀背將牛蒡去皮,並切成適當長絲狀。為避免去皮切開後的牛蒡絲遇空氣會變黑,可將之放入水中與空氣阻隔,便可避免氧化變黑。
    2.將牛蒡絲放入熱水燙一下,約2~3分鐘中即可,千萬不要煮太熟,否則會不好吃。起鍋後放入冷水使之冷卻,之後再將水瀝乾。
    3.將砂糖、糯米醋、開水以3:2:1比例調配做為醃漬醬汁。或依個人口味加以調配。
    4.將瀝乾的牛蒡絲與醬汁混合浸泡約10分鐘。
    5.將浸泡過醬汁的牛蒡絲撈起來稍為瀝乾,均勻灑上白芝麻即可食用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